台經社: 從歐盟案例論生物多樣性的價值

日期:2024-08-01 11:22:01  點閱:1016

 

【蒂思綠新聞T.THREE NEWS/林雙雙報導】

根據IEEP & Ecologic Institute (2022),到2030年生物多樣性行動每年至少需要花費200億歐元,這些資金來自國內和歐盟的私人和公共資金。其中自然復育法是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行動方案之一,根據歐盟自然復育法的實施成本,到2030年前恢復30%棲息地的年成本預估為82億歐元(包括棲息地復育、重建、維護和啟動措施)。

台灣經濟研究社根據以上歐盟相關研究顯示「對自然復育的投資每花費1歐元,透過支持糧食安全、生態系統和氣候韌性與減緩,以及人類健康的生態系統服務,能增加838歐元的經濟價值」。自然復育是我們能做出的最佳投資,因為每投資1歐元於自然復育,就能增加838歐元的經濟價值。

在歐洲Natura 2000自然保護區網絡的經濟效益每年估算為2,0003,000億歐元,約有440萬個工作機會直接仰賴於健康生態系統的維護,其中很大一部分位於Natura 2000地區。填補有效管理這一網絡所需的資金缺口可以產生50萬個額外的工作機會。

台灣經濟研究社指出生物多樣性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,從作物授粉、水質淨化到洪水保護和碳封存,對人類福祉至關重要。全球這些服務的價值估計為每年125140兆美元(102115兆歐元),超過全球經濟規模的1.5倍。目前地球面臨失去自然的速度比它自我恢復的速度快得多,人類的不作為所造成的生物多樣性喪失成本正在飆升。1997年至2011年間,由於土地運用的變化(包括將自然森林轉為農田),全球每年估計損失420兆美元(3.316.5兆歐元)的生態系統服務,土地退化(如土壤侵蝕和荒漠化)每年損失611兆美元(59兆歐元)。全球一半的 GDP 因自然損失而面臨風險,自然復育的益處平均高於復育費用的十倍。

關於「生物多樣性的貨幣化價值探討:以歐盟為例」一文,請上台灣經濟研究社網頁 https://www.bioeconomy.tw/esg/

#台經社 #ESG #生物多樣性 #永續發展 #自然復育

標籤:   

蒂思綠新聞T.THREE NEWS

電話:0932892625
電子信箱:chiachen610@yahoo.com.tw
LINE- ID: